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2025年工作会报告

  ——在试验区2024年工作会上的报告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从试验区来讲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试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坚决贯彻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聚焦“两个重点”、建设“两个标杆”功能定位,“浓油重盐型产业”与“风吹日晒型产业”并重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园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工业经济呈现向好态势,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顺利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补齐生态短板,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抓好盐湖资源无序开发典型案例和“四碱两酸”企业废水晾晒蒸发排放场问题整改,起底整治各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德令哈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具备投运条件,大柴旦和乌兰工业园完成大气污染监控预警系统建设。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招商引资提效行动部署安排,精心谋划和推进实施精准招商。先后赴北京、深圳、山东、四川等地,累计开展考察推介活动20余次,拜访企业70余家。第25 届“青洽会”签约项目18 个,签约金额178.18 亿元,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88.36 亿元。青海盐湖创融察尔汗工业园53万千瓦源网荷储、大陆希望集团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300MW 压缩空气储能、莱宝科技集团年产万吨级金属硅及5GW 组件等24个项目有序推进。

  三是全力推动项目攻坚,有力推进基地建设。全面落实省、州关于工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年内实施的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6亿元,中信国安锂业1.5万吨煅烧法电池级碳酸锂置换、赣锋锂业 1000吨金属锂及副产氯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盐湖股份 4万吨基础锂盐、75万吨钾肥增产保供、兴元钾肥提质稳产技术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南玻10万吨高纯晶硅(一期)项目已建成,莱德宝 20GW单晶拉棒、青海明阳高原型5-10MW 风机等项目加快建设。产业链“向高而攀”,产业“四地”建设稳步推进。

  四是持续优化园区服务,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工作下沉到企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深入园区重点企业,听取意见建议、收集疑难问题,帮助企业及时协调解决要素保障及环评、安评等问题。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挖掘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三型”企业,全年新增创信电子、中环联生物等7家科技型企业,鸿鑫矿业、兴明电力2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西部镁业、青海锂业、恒信融锂业3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帮助18家高新技术型企业和12家科技型企业,申请获得企业研发费用补助。

  五是坚决推动问题整改,有效化解债务风险。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妥善完成德令哈工业园存量基础设施建设等债务化解工作,试验区隐性债务实现清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遏制和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园区安全形势保持稳定,格尔木工业园化工集中区成功实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目标。

  二、2025年重点工作

  2025年,试验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着力培育体现柴达木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州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布局调整、提升产业能级,强化创新效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助力海西高质量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整改攻坚,厚植高质量发展本底。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

  全力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折不扣完成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级例行督察、海西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序时进度的整改销号任务。坚持举一反三,持续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查漏补缺,坚决防止问题回潮反弹,并以问题整改全面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提升园区行业监管水平。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认真落实《海西州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分工方案》任务措施,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抓好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及超低排放改造,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腾挪更多空间。结合园区规划和企业项目环评,不断补齐生态保护设施短板,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推进传统产业技能改造,加快企业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围绕盐湖产业与清洁能源产业耦合发展,以强化绿电消纳、数字化改造等为依托,开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攻坚,加快产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形成产业整合发展新动能。

  (二)坚持“一把手”工程引领,扩大有效投资,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吹响集中精力“大招商、招大商”的冲锋号。

  坚持解放思想抓招商。借鉴省内外园区经验做法,认真解决在领导层、在干部队伍中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政策灵活运用不够、体制活力释放不够等问题,切实改变向上争取工作停留在“等”和“靠”,坚决冲破一切影响招商引资的思想壁垒、体制弊端、行为方式,在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全力承接产业转移、营造全员招商氛围、探索市场化招商方式等方面大胆探索实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招商引资的大突破。

  深入谋划项目抓招商。突出产业“四地”建设、聚焦“两个重点”、建设“两个标杆”,聚焦《海西州招商引资工作指引》,重点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绿色算力等领域谋划一批产业配套、市场前景好的招商引资项目。按照《海西州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要求,动态更新产业链图谱,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和对内沟通,借助发挥第三方专业作用,形成各园区、各部门统分结合、协同支撑的工作运行机制,为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打牢基础。

  创新方式方法抓招商。强化以商招商、商会招商、平台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加快落地一批牵引性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确保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智囊库”和制度化沟通渠道,共享投资需求信息,不断扩大招商引资信息来源。利用好“青洽会”“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平台,全面了解企业重点投向信息,有针对性地加强项目包装、推介。加大“牵线搭桥”拓展以商招商力度,用好援青平台,鼓励支持现有企业与招引企业合作,推动州内其他市县产业项目落户格尔木、德令哈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打造上下游配套、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

  (三)坚持项目带动,稳定经济运行,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加力推动项目建设,全力稳定经济运行。

  全力以赴建设项目。大力开展项目全周期保姆式服务,锁定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主要节点,倒排开工计划,实行清单管理、专班推动、集中调度,加快推动南玻10万吨高纯晶硅等已建成项目早日投产,盐湖股份4万吨基础锂盐、莱德宝20GW单晶拉棒等项目投资放量,力争完成投资63.4亿元。加快推进青海盐湖创融黄河水电53万千瓦源网荷储、山高德令哈源网荷储耦合4000P绿色智算中心等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大力发展要素经济。密切关注园区工业企业生产要素供需形势,建立健全要素供给联络会商机制,着力满足各类企业要素需求,推动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提升工业园要素支撑能力。做强水、电、路、气、运、原材料等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所需的物质、能源供给能力,促进各要素向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同步发展以油、气、煤、盐为主的传统要素经济与以水、土、电为主的新兴要素经济,促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加强重点企业监测服务,密切关注盐湖股份、藏格钾肥、昆仑碱业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设备维护、人员组织等相关工作,协调解决开工复产的困难和问题,力争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3月底达到90%以上,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落实领导干部包联重点企业等服务保障机制,强化生产要素监测及协调保障,加大原材料保供对接服务,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促进嘉诺、赣锋、创信等新增产能加快释放,为工业经济提供增量。

  (四)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工作效能,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聚力抓服务、抓效能、抓落实,为达成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突出抓好规划引领。认真梳理“十四五”以来试验区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能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逐项分析短板不足、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完成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关。以两个“标杆”建设规划为引领,做好“十五五”园区发展规划编制,明确优先重点、注重投资效益,谋划储备一批牵引性、标志性的“两重、两新”项目,夯实园区高质量发展基础。

  持续强化科技支撑。以“揭榜挂帅”和“帅才科学家负责制”等试点项目为契机,积极争取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在园区落地实施。加大省、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力度,服务企业全力开展硫酸盐型盐湖卤水电控离子交换法提锂中试、锂电池储能系统火灾隐患监测系统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机制中试、铜钴矿模拟液活性氧化镁沉钴应用试验等研究并取得新进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加大盐湖化工、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夯实“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型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梯级培育体系,提升园区企业创新水平。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有效降低综合运营成本,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全心全意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全力以赴把有利于项目建设的各种力量组织、协调、整合到一个工作面,协调做好企业试车、投产各个环节要素保障,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整改提升能力。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方案,全力攻坚指标提升,确保格尔木经开区综评排名不再“亮红灯”。加大化工园区安全整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园区安全风险管控和问题排查整改,以整改整治的成效全面提升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加大各平台公司债务、代偿风险等化解力度,有序疏通巡视、审计问题整改的堵点,努力争取整改任务按期完成。

Copyright ©2015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地址:德令哈市祁连路16号      电话:0977-8333129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00003

青ICP备2021000542号     青公网安备 63280202000064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